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州如祺出行司机奖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广州如祺出行司机奖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了缓解春节打车难滴滴平台加收服务费,这是什么逻辑?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2019年8月19日,滴滴出行开始在广州上线“网约车开放平台”,接入了第三方服务商“如祺出行”。9月,《滴滴网约车安全标准》发布。 2019年11月20日起,滴滴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12月3日,滴滴发布全新拼车产品,并将在26个城市推出拼成打1折活动。
1月13日,滴滴发布2020年春节***,预测2020年春节打车成功率将较平日下降16%,其中1月24日-1月26日(农历除夕-正月初二)、1月31日(正月初七),将是打车最难的四天。为缓解节***日供需矛盾,让春节出行更顺心,滴滴公布包括“同时呼叫”、“春节出行指南”、“春节司机服务费”、“定制春节补贴”四大措施。
滴滴此前曾尝试在春节试行“同时呼叫”、“春节出行指南”“春节司机服务费”等措施。通过以上三种措施,2019年滴滴春节打车成功率稳定在66.02%。今年,滴滴将“同时呼叫”功能拓展至全国170城。“春节出行指南”也将在全国296城上线。滴滴“春节司机服务费”最低1元,最高不超9元,全额给到司机。
此外,为了春节出行更顺心,滴滴额外为坚守服务的司机师傅提供了包括“吉祥红包”、“智能或全天高峰期奖励”等多种补贴策略,帮助缓解局部地区供需失衡等情况。
在安全方面,滴滴已成立“双节(元旦、春节)安全工作指挥部”,针对春节可能出现的酒后乘车、出行订单增长的情况,滴滴还部署了“酒后乘车报备”、“司机疲劳驾驶识别和提醒“等六项举措,并表示将加大对私自加价、超员乘车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司乘权益。
以下为滴滴春节***全文:
希望这四个办法让春节出行更顺心
春节将近,根据滴滴出行平台数据预测,2020春节期间打车依旧会不太容易。1月21日-2月3日(农历廿七至正月初十),全国平均打车成功率将下降16%。其中,1月24日-1月26日(农历除夕-正月初二)、1月31日(正月初七),将是打车最难的4天。
为了让乘客在春节期间出行更容易、司机师傅劳有所得,滴滴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尝试各类举措。2020年,滴滴将延续 “同时呼叫”、“春节出行指南”、“春节司机服务费”等措施,并额外为春节服务市民的司机师傅提供多种奖励,希望能让大家的春节出行更顺心:
1. “同时呼叫”功能拓展至全国170城。乘客可使用此功能同时呼叫出租车与网约车(拼车、快车、优享、优步、专车、豪华车)。
2. 在全国296城市上线“春节出行指南”。1月17日起,乘客可以在滴滴出行APP查看“春节出行指南”,了解过去一天打车平均成功率、打车难易时间段、热门商圈等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行程。
3. “春节司机服务费”全额给到司机。1月21日-2月3日(农历廿七至大年初十)期间,根据城市供需预测情况,乘客在呼叫快车(含拼车)、优享、优步、专车时,需额外支付春节司机服务费,每单最低1元,最高9元。滴滴代驾也将根据城市收取6.6元、8元、8.8元和9.9元不等的春节司机服务费。春节司机服务费全部给到司机,平台分文不取。
[if !supportLists]4. 发放“吉祥”红包等多种春节司机奖励。滴滴将在日常司机奖励的基础上,在1月17日至2月8日向全国280余城市的司机发放“吉祥”红包、全天或高峰期奖励等多种奖励。我们也提醒广大司机师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谨防疲劳驾驶。
滴滴已经在日本、澳大利亚多城市以及中国香港开通了服务,乘客朋友可以在当地直接使用滴滴出行APP,滴滴提供中文界面、全天候中文客服,还可以在APP内使用文字互译功能与当地司机沟通。
此外,滴滴已成立“双节(元旦、春节)安全工作指挥部”,积极响应并配合主管部门的春运安全出行部署,并推出司机疲劳驾驶识别和提醒、酒后乘车报备等六项安全举措守护春运。我们也提醒大家拒绝任何线下交易,出行前查阅“安全须知”,添加紧急联系人,并向亲友分享行程。
春节期间,回家团圆,安全第一。感谢司机师傅们在春节期间坚守服务,同时,滴滴呼吁司乘之间互相理解,文明出行,希望每一个行程安全、顺心。
春节出行小贴士:
1. 前往机场火车站,预留时间提前规划行程;
2. APP可查询价格标准,拒绝线下加价行为;
3. 酒后打车,务必确保有清醒亲友陪同;
4. 下车一定带好个人随身物品和后备箱行李。
问题回答:
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做滴滴司机的也是普通人,出来赚钱也是和我们大家一样为了生活,滴滴平台出这样的一个措施也是为了滴滴司机多挣点钱,这样一个措施也是为了方便更多的出行人能够更快的达到车,滴滴司机也能大量的上岗不至于春节期间滴滴司机都回去过年,为了避免乘客下点而没有司机接单的情况,这样的举措挺好,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可以让更多过年回家的人而快点回家。
电动汽车又有补贴,上牌又容易,而且每公里费用又低,为什么买的人还是这么少?
我从2014年开始接触纯电动汽车营销推广工作,我来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其实买纯电动汽车的人并不少,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年销量是125.6万辆,其中有98.4万辆是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50.8%!但大多数销量都是来源于网约车。比如北汽新能源大部分销量都是直接卖给了自家的出行公司(与滴滴合作的京桔出行、华夏出行),吉利也是(曹操专车),广汽是卖给了自家的如祺出行,一汽是一汽出行,东风是东风出行,长安是长安出行,上汽是享道出行,说白了,就是左手倒右手,自家消化自己的销量。
回答为什么买的少之前,咱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买了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为什么要买?
大部分都是因为摇不到号限牌!我们曾去北京调研过某纯电动汽车品牌的车主,有个车主说:“我摇号摇了5年,把家人的名额也用上,轮流摇,就是摇不到,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买纯电动汽车了。”这更多的是无奈!
其次还有一部分人是家里有了燃油车(一般都是30万以上车型)再买辆纯电动车买菜送娃上学!
当然了在三四线非限牌城市,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买来代步用的,就是咱们所说的老年代步车。
其实从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增涨量来说已经不少了,要知道在2013~2017年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增长量翻了近45倍,并且还在逐年递增的情况,电动汽车是大趋势俨然是行业共识了。
任何一个新生产业代替传统产业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去沉淀,汽车不同于手机,汽车是人类工业文明的掌上明珠,而燃油车是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怎么可能在几年内坍塌呢?
其次,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在技术方面及充电网络建设方面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要解决,例如电池衰减问题,电池衰减是电池特性所致,车企如何打消消费者顾虑就变得很重要,以威马汽车为例,威马汽车推出动力电池终身质保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更多的电动汽车厂家依旧是按照国标给予电池质保时长。
再者保值率也是一个问题,电动汽车相对燃油车依旧是小众市场,目前电动汽车二手车市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燃油车车况可以凭经验给出保值率,而电动汽车因电池衰减问题加上没有权威[_a***_]机构导致电动车二手折旧率低,这些都是要随着行业的逐步完善去解决的。
严寒地带对电动汽车不太友好,冬季电动汽车续航打折已经是老生长谈的的问题,只要是电动汽车就是由此问题,当然各家车企也拿出十八般武艺,例如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亦或者威马汽车的电池热管理柴油加热问题,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当然,家里购置第二台车或者所在城市限牌限购的话,电动汽车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网约车不赚钱,为何车企大佬还大把往里砸钱?
如果网约车真的不赚钱,车企是不会参与进去的。如今众多车企参与网约车市场(吉利的曹操出行),或者说是被迫参与(神州收购宝沃汽车,宝沃汽车变成神州专车),都是有利益可图,而这里面不只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看到的“赚钱”那么简单。
1、 从营收角度做网约车真的不赚钱
网约车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生活,许多人都会经历过,偏远地方出租车拒载,或者出租车不愿意打表收费的问题,但网约车严格的规范解决了这部分痛点。同时它优惠后的价格往往会比出租车收费还低。既满足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收费又更低,如果单纯靠To C的收入网约车很难有利润。
2、 车企为什么要做网约车,因为真的可以赚钱
(1)新能源网约车,赚取国家补贴。曾经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非常高,一台新能源车能给车企带来近10万元的补贴费用。不少新能源车企由于产能过剩,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消化库存,或者是弥补不了研发费用,便将目光投向了网约车市场。
将新能源汽车投放到网约车市场中,既解决了产能问题,又将利润最大化。就比如说曹操出行光是从国家和地方拿到的补贴就超过了20亿,而他的投资也只有65亿左右,可以看出投放新能源汽车到网约车中是很容易获利的。
(2)消化库存,改变经营方式。以宝沃汽车为例,曾经凭借着“德国第四豪华品牌”的胡言乱语销量一度不错,但谎言被揭穿、用户口碑持续下降后,宝沃汽车已经卖不出去了。于是乎神州收购宝沃,将宝沃生产的汽车纳为己用,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神州出行的购车成本,同时也为宝沃汽车带来一定的市场曝光量,以口碑营销来逐渐将宝沃汽车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从而恢复宝沃汽车的销量。
3、 加入网约车市场,是一个备选方案。
出行可以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付场景,当前,各大企业都在运用自己手中的***,组建属于自己的网约车平台,未来或许又将迎来一场网约车大战。
2019年快过半了,滴滴还没重新上线顺风车功能,而哈啰顺风车逐渐在各大城市开放。最要命的还是几大车企也纷纷加入专车战场中,都想着分一杯羹,借助自家车企优势大力发展专车市场抢占份额。
吉利汽车的曹操出行,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这些车企早在前几年就攻占专车市场。而其他汽车企业看到后,自然不甘心,并且他们成功经验,让其他车企更加有信心,故加大投资,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资,共同进入专车市场。
就在2019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有鹏出行,广汽的如祺出行纷纷上线试运营。这也就意味着,继上汽、吉利、广汽等车企巨头推出网约车业务后,造车新势力也正式以自建平台形式入局网约车。
那到底是有什么吸引力,让车企们去开拓自己公司所没有的市场,去投入竞争激烈的网约车红海中呢?
众所周知2018年的汽车市场比前几年都有所萎缩,车市低迷,众多消费者都是持币观望。这让各大车企都寸步难行,只能纷纷推出优惠折扣,降价销售。到了2019年上半年,车市也继续面临着去库存,承受各方压力前行,并且国五国六进入切换期、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在即,让车企的生意更加难做。
在各大城市为了***车市纷纷出台不同的政策,虽然新能源在购车和上牌上有优惠减免,但对于后期维护和电池维修成本,客户还是持观望态度。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购买汽油汽车,这让电动汽车的库存积压,让车企难以去库存。所以就让他们萌生出了让自己的汽车去服务更多的市民,把汽车投入到网约车,以自己车企的优势去发展市场。
我们看的是老百姓兜里挣不挣钱。而投资人看的是产业规模融资多少,也就是说一个公司,旗下可以有很多产品,网约车属于其中一种,投资者原始股东投资,APP大量补贴,粉丝大量增加,附属产业逐一靠拢。这样财报就好看,就有上市机会,上市后老百姓就愿意投钱,股票就会增值。随后补贴减少,粉丝大批量流失,经济下滑,但这一圈过后。原始股和上市后股价完全两个概念。这种玩法不亦乐乎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开始,发展,***,衰落,到灭亡的过程。尤其对于现在,风投很多,见到新兴事物,有发展前景,这些风***司拿着钱排着队,希望投资占有股份,一旦上市,有几倍,甚至几千倍的回报,比较出名的就是阿里巴巴,还有蚂蚁金服等等。等市场一旦稳定了,会员多了,交易量大了,投入的钱就会少了,甚至拿挣来的钱还贷。网约车也是如此的,15年,在苏州打车,30块钱的车费你只需要付5块,司机都有可能挣四五十,因为他们还有奖励的。经过几年资本市场的大战,剩下的基本就几家了,这个时候,平台的奖励少了,而且还开始抽成,前几天坐了一次网约车,付费17,司机说只能拿个12到13的样子,抽成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以说想对于以前来说,拿的确实少了,加上保养,磨损费之类就觉得不怎么赚钱。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还是有钱赚的。
赚钱是分层次的,也是讲机会的,不能以偏盖全,网约车是新兴事物,年青人喜欢,时尚且实用,方便了自己,也给司机带来财富,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存在差异,正常,赚多赚少而矣,机会大于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州如祺出行司机奖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州如祺出行司机奖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