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州黄埔落户买房优惠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广州黄埔落户买房优惠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埔区正式执行人才松限政策,对需求侧和楼市有何影响?
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本身本科+半年社保就能入户获得房票,如今的放松,不过是简化流程,不需要入户。但其实哪怕现在不需要入户了,买房后也会入户,因为现在实行学区房政策。未来为了学区房人户一致的需要。也会入户的。
所以实际意义不大。
但是对于房地产的象征意义是,放松限购,***观望客户入场。
本科以上的,有半年社保,40周岁以下,就可以落户了,有没有这个政策,对这类群体没什么影响。
本科以下的,之前需要连续五年社保,或者落户广州,才能在黄埔买房。现在需要黄埔半年社保或者个税,再搞一个证书即可,门槛确实低了。但是因为要求黄埔社保或者个税,这个要求限制了广州其他区上班的人享受这个政策。因为***如你在天河上班,你是没办法再在黄埔交社保或者个税的。
相似的,其实南沙早几个月就已经实行了类似的政策,南沙的成交量也并没有暴增或者大增,影响面都是比较小的。
从2020年5月28日起,广州市黄埔区正式执行去年12月公布的人才松限政策。相比较之前的版本,今天的执行版本增加了一条新内容:“黄埔连续工作半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可在黄埔买一套房”(原有的政策为:来黄埔要求连续缴纳5年以上社保才具备购房资格,且中途有间断也不行)。
首先,这是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对“因城施策”的又一次灵活运用,不能说这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但对楼市而言,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度关注和楼市管控中,挤开了一条缝隙。
其次,其实广州黄埔区的这个政策,并非“和楼市调控大背景的逆行”甚至不能说是“楼市调控下的一次突破”,在2019年的三季度,上海临港地区就已经***用过这种方式,但不能将其界定为“对限购的变相突破”,而更应该被理解为“人才和城市的一次定投”,即通过区域产业的导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人才、相关招商引资区域、相关居住安置进行“三碰头”。
再者,同样参照上海临港,广州黄埔也非珠江新城等广州房价的一线区域,都是目前主要居住者为新上海人,新广州人的外来人口刚需区域,这些区域的特征是:
(1)房价相对较低
(2)需要导入自住人气
(3)配合产业落地
(4)局部放松只要管控得力,实现“定投”并不会造成楼市调控付之一旦的代价和风险
随着南沙、花都和黄埔相继优化人才安居政策,增城楼房是否还值得入手?
随着南沙、花都和黄埔相继优化人才安居政策,增城不限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对增城区域房产的声音此起彼伏。
12月13日,南沙第一个宣布人才优化战略,其中指出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社保、个税限制,即可在区域买房。
12月17日,花都不甘示弱,也宣布了人才优化策略,提出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区域买房,将不再受户籍、社保等条件的限制。
12月20日,中心区域黄埔官方正式宣布:工作半年+符合条件的人才,不受户籍限制可在区域买房。
确实,从政策扶持力度看,南沙占尽优势;从手握的重磅***看, 花都有白云机场这个大筹码,还有融创文旅城加持;从产业基础看,黄埔前景广阔。
在这些区域面前,增城的压力自然是有的,但增城就此凉凉了吗?其实不然,长期我认为还是看好增城,原因有三。
其一,不限购优势依然存在
无论南沙、花都,还是黄埔,这几个地方实行的都是人才新政,也就是要满足条件的人,才拥有购房名额,黄埔关于人才认定的标准还较高。想要无门槛购入首套广州房,唯有增城和从化:外地户口不受社保等条件限制,限购一套。
其二,1字头房价+天河1小时通勤圈,仍是刚需置业天堂。论均价,增城并非最优,花都部分板块更低,但同时满足“ 1字头房价+天河1小时通勤圈”条件的,除了增城,其他区域还真是凤毛麟角。区域均价:增城20984元/m²,南沙23250 元/m²,黄埔31126 元/m²,花都17715 元/m²(来源:安居客)。刚刚全程贯通的21号线,又一次激活朱村,地铁盘科慧花园特价房最低1字头;而中新时代倾城和万科城也有1字头、中铁建国际公馆为复式单位,2万/平出头。
其三,从近两年的供地情况看,增城“粮仓”地位,没有区域可以撼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州黄埔落户买房优惠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州黄埔落户买房优惠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